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
文| 谷业凯 用好数字技术,不仅能够精准识别、及时追踪新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,为科学保护、系统治理提供支撑,也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,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新的…

欧洲多国迎高温“烤”验 极端天气敲响气变警钟
临近夏至,西班牙、法国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连日遭遇40摄氏度以上高温,部分地区气温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6月同期纪录。酷暑高温给民众生活工作、森林防火、农业生产和能源需求等带来极大挑战。世界气象组织说,受气…

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行动纲要 明确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%
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杜涛 2022年6月15日,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在京召开《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(2021-2030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…

全国低碳日,TCL带来“绿色制造”实践样本
在国家“双碳”(碳达峰、碳中和)战略指引下,绿色发展已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,绿色经营则成为企业日常运作的必选项。 作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科技产业集团,TCL通过TCL科技和TCL实业两大主体…

从“一湖之治”向“生态之治”的转变 ——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大理洱海实践
文| 光明日报调研组 “洱波三万顷,轻舟泛长风。琉璃泻万古,浩气开鸿蒙。”400多年前,明代大理白族诗人李元阳一首《泛洱水》,尽抒泛舟美丽洱海的豪迈情怀。 清晨,云南洱海碧波万顷,湛蓝湖水共长…
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夏季行动实施
光明日报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陈晨从水利部获悉,27日14时30分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滹沱河、滏阳河退水闸提闸放水,七里河、槐河退水闸加大流量,沙河、瀑河、午河、白马河、牤牛河(东)退水闸保持下泄流量,…

河北: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步履铿锵
文| 袁志广 杨文娟 张继航 “今年,塞罕坝的气温一直偏低,春夏来得好像也比往年晚一点儿。不过天气回暖后,这片林子就会更绿、更美。”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。陈智卿口中的这片林子,是营建于荒漠之上…

立法治根基 护湿地之美——聚焦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
文| 光明日报记者 靳昊 张蕾 颜维琦 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……”我国最古老的诗集《诗经》,开篇即以湿地起兴。“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”在古人眼里,湿地充满了诗意之美。 以当代人的科学眼光看…
让青藏高原成为更好的生态安全屏障
文|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、研究员; 郑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,被誉为“世界屋脊”“亚洲水塔”,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、土壤保持、防风固沙、碳固定…

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: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
编者按 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(英文简称CBD)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开放签署,我国是最早签署的国家之一。公约开放签署30年来,我国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,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…

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
文|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,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;蔡博峰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,就我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。在2…

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:为美丽中国壮美画卷增色添彩
文|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.2万平方公里,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土壤流失16亿吨。 党的十八大以来,41万个生产建设项目依法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,避免人…